林奮強走貨?!
木鐸
2012年7月20日

我除自用永不會賣的物業,無投資待售的物業,也無能力再買物業(因要準備兒子讀書,老婆和家中老人家將會出現的龐大醫療資金需要。由於既不是潛在買家,也非僭在賣家,經紀朋友的說話的可信性也大為提升。昨老友發仔細細聲地同我講:林奮強都走貨呀!連大好友都出貨,個市真是好有問題。若發仔講堅料,之前大家擔心新的行會不會出盡力打壓樓價,是多餘的。

發仔長駐西半山,區內真是有支針跌落地都知,地保也!他告訴我他留意到堅道恒基名廈寶樺軒有幾個單位以公司名義持有,這批單位都是連約,現租金水平高,收租都幾開心,但業主連約放,叫價都是市價,且講明有價講,那都正常,連約無樓睇,買家範圍局限於一眾投資者,投資者講究買便宜貨圖利,價錢不吸引就不能吸引到他們。持有多年物業的投資者出貨好正常,有趣就有趣在這批貨的背後主人原來是行會紅人林奮強。

他現貴為新政府房屋政策的紅人,一舉一動自受關注,可以講是樓市明燈。若他今日連掃幾件寶樺軒單位,相信個市即時升溫,但今日他大舉沽貨,就不難使人想到,金牌分析員應預測到短期內個樓市會下跌,且跌幅不是未來一段日子租金收入可彌補到的,樂觀地睇,今日出貨是為明日撿宜貨作準備,悲觀地睇,出貨是避險,因樓市不同股市,好少上落市,金融海嘯v型反彈的個案實在不多。

若林真的套現避險,行為上清楚告訴大家他對後市看法,說服力勝過千言萬語或出甚麼報告,但我覺得這未必代表梁政府有甚麼殺傷力的手段對付樓市,而事實上梁也表明不會推低樓價以遷就購買力,林看淡樓市的主因應是從國際和中國經濟環境推論出來的結果。需知道一個地方的樓價上落高低是取決於當地經濟有幾好,全球樓價名列前茅的幾個地方或地區會是不毛之地或落後地區嗎?全部都是大都會。經濟環境好,政治穩定,私有產權受到保障的地方才受投資者歡迎,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完全受歐美日和中國影響,歐美日死,中國難獨活,之前大陸大唱刺激內需,講甚麼家電下鄉以解決全世界因經濟惡化,入口需求跌的問題,今日的中國經濟增長顯然是此招無效。中國經濟走下坡,香港就連這支護身符也失去了,那樓市還有運行嗎?所以林的焦慮和避險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五窮六絶七翻身,暑假是傳統樓市旺季,家長陪完太子考試,有心情睇樓嘛。加上市場累積了一股購買力,樂觀派又盼望着歐美中印銀紙,又來一次資金氾濫,樓價再飈,正蠢蠢欲動,林精明,避險是其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