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適合買樓嗎?

  木鐸
2010年5月24日

近期維園阿伯和阿哥在年青人應否置業和政府應否幫他們買樓問題上爭論休,基本上大家都有充足的理由。而筆者覺得這個問題都幾複雜,首先,不是每個年青人都適合在某個時間做業主,情況有點兒似結婚,有些人成世也不適合。年青人未定性,即使在某間公司做了一兩年,也很難擔保已穩定下來,可能有一天你起床發現那份工作好悶,即時辭工。

除個人問題,香港經濟週期真的好短,大小企業均不見有遠見,經濟一有起落便轉急彎大量請人或解僱員工,金融海嘯,沙士,金融風暴,89民運,87股災,等等。你有否信心供樓期間(短極也20年吧!),你一直有工開呢?有時未必關經濟事,我們的社會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很多工種不知不覺間消失了,你會否唔覺意投身了一份夕陽工亦很難說,若然你供樓期間不僅失業,且發現自己要轉行,由頭學起,收入大減,要再培訓,都幾心寒。

筆者建議後生仔買樓前要搞清楚自己的職業是否穩定,不要信銀行,地產經紀和政府說甚麼儲首期不足便借九成半按揭,因為借款額越高風險越大。有備無患,最好不用借足七成樓價,量力而為。

當你肯定了自己是一個適合買樓的人,便開始考慮何時買。老實講,無人可以準確在浪頂出貨,谷底入貨。但從傳媒的膚淺報導和中介的疑似專業分析,大部份人都可感覺到樓價是便宜,抑或貴或瘋狂。那些中介為做生意且事不關己,常說有能力的話,四季都是入市時間,這是騙人的,牛市時同人搶貴樓,買一個又細又低層的東西好呀,還是淡市時舒服地挑一個高層靚裝大單位好呀,住屋如老婆,要對成世,當然不能隨隨便便。你明知個市是不正常地高,就不應跟風去搶貴貨。

你要明白香港經濟波幅,大如文首所言,幾年一個浪,近三十年由香港前途談判到多次股災,波動有越來越密的趨勢,即你稍為忍一忍,便有便宜樓撿,急甚麼呢!相對而言,趁高興買了貴貨就大件事了,筆者有個朋友97年買了新盤北角港運城,大古名廠貨,又話港島區供應少抗跌力強,誰不知今次個市又話超九七,但該廈樓價仍是七千多元一呎。同是97開盤的沙田駿景園一樣,彈不回開盤價很多,所以那個名城開盤時,筆者視之為另一個落鳳坡。九七買着深井浪翠園更勞氣,2047年都不知可否收復失地。若然你九七忍一忍,你供樓價供少十多年,即供多一層樓還可以。

今時今日叫得最大聲要買樓的年青人多半可賴在父母家中,根本無露宿街頭的問題,另租樓也可解燃眉之急,好過跳火坑,買著一件跨世紀負資產呀!

溫馨提示,善意忠告,真的要跳火坑,摸頂入市的話,也可以選一些傷害不那麼大的物業來買。如文中所舉的例子,可見一些勁賣廣告的新盤是高危商品,碰不得,另那些知名度甚高的所謂藍薵屋邨亦是,由於那些藍籌屋邨炒味濃,市況一轉,可以跌得好傷,當你細心觀察一下可以發現同一個區,那些三十年樓的籃籌樓的樓價可以貴過同區一個十年樓的單幢樓三成。所以若你執意摸頂入市,挑一些踏實的用家盤入市,價錢沒有被炒得那麼高的話,市況轉跌,也不會那麼傷。

〔樓〕越來越似〔婚姻〕,不一定要有,你可以拍散拖,也可以同居,可以租樓,可以瞓服務式住宅。沒有婚姻(供樓)的枷鎖,自由自在,可以更無後顧之憂地,為你的事業向前衝,隨便創業或轉工,喜歡的話,可以休息兩年來讀書,你可以過一種不一樣(不是老婆奴或樓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