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街終破兩萬元一呎 貴過半山
木鐸
2011年9月19日

大前日本欄提及太古在海灣街遇伏擊。昨天土地註冊登記終証實真有其事,資料顯示,EIGHT FIT LTD分別以828萬和860萬買入鰂魚涌海灣街海旁新樓4樓41H室和7樓41H室,以該兩單位實用面積同為425呎計,兩單位每方呎成交價高達19,482元和20,235元。知情人士估計買家肯以一個現可於西半山買一個全新豪宅單位的呎價購這兩伙的理由是該兩伙的業權份數足以影響太古收購計劃,可大大地敲太古一筆。陰謀論者則估計可能是班街坊內部轉讓,寧顥多付幾十萬的釐印,做高個價來同太古討價還價。亦有人估計是其他發展商敵意破壞行為,報復太古在鰂魚涌區狙擊他們的行動。真是無因怨不成江湖。

無論哪個講法正確,都改變不到一個事實,就是太古有排煩。牽一髮動全身。這次狙擊行動肯定成為港島東區舊樓業主們新指標,面對日趨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一二手樓齊劈價,這類有重建概念的[殘爛散]舊樓的叫價不跌反升。不過客觀地看,如此進取的發展商屈指可數,太古是最勇的其中之一,正如查理斯皇子得一個,幢幢樓的業主都吊高來賣話等太古來收查實是不設實際的。但人心所向,怕且做收購的那班經紀都是時候放下大假了。

林鄭風雨不改地推地,但你細心地睇,不是離島就是現時的重災區將軍澳或是不大合發展商口味的商業地。故發展商舊區收購步伐一直無停。中環蘇豪區尤其熱鬧,近日瀏覽田土廳成交註冊,上月伊利近街49號,卑利街72號和芬芳大廈持續有零星成交,這三個物業都人所共知被人逐伙收購,但細心睇,發覺原來背後大有文章,三條街的零星成交都是由一個同名買家買入,從地圖上看,原來這三條街可合併成一個大地盤。

整條伊利近街是蘇豪心臟,商業價值奇高,合併卑利街,就是單邊,由甲類住宅地盤的Class A Site的8倍變為B Site的9倍,合併芬芳就是C Site的10倍,不僅可建樓面多了,整個地盤格調也高了,畢竟堅道是大街大巷,以住宅而言,有個門口在堅道,價值也高了些。

田生毅力驚人,版圖是伊利齗街23至49號10幢唐樓,成條街收,氣勢迫人,合併卑利街72號和堅道73號芬芳大廈。現累積買入59個住宅單位和舖,累積投入資金$32,654,700元。這個涉及伙數甚多的世紀鴻圖偉業要花不少時間,發展商仍是咬實牙關去幹。睇怕同樣話要改變中環殘破舊貌的市建局,就真是要學下嘢,急起直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