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收購好難做
木鐸
2011年7月20日

上次借完個膊頭讓發仔細哭訴近半年吊鹽水之苦,昨又到專做舊樓收購的經紀文。不僅二手樓難做,近年身光頸靚的收購經紀的生意亦一落千丈,一籌莫展。他說,發展商由買地到賣樓花需要一段時間,故做生意的策略好講前瞻性,炒家預計個市稍後有風險便即撤退,反應較用家快,發展商則因其行業特性,市場觸覺會較炒家更快,預計一年至兩年後市況回軟,便已殺車。近期歐美經濟環境惡化,中央和港府又加大打擊樓價力度,都讓發展商們對後有看不通或看淡之感。故近期不少洽購中項目在不知不覺間中止或彈弓手,調低收購價。

他解釋,銀行不僅收緊對小市民樓按,也收緊對發展商支持。查實有哪個所謂財雄勢厚的財團不靠銀行呀,銀行關水喉,不少發展商因而放慢或取消收購項目。港府和中央的態度也使他們覺得前路茫茫,不知所措,前者收緊樓按和設額外厘印和重建居屋,一副不推倒樓價誓不休的樣子,打擊樓價又是中央的所謂政治正確,對樓市蒙上一層陰影,每個人都是預期樓價升才買樓,在這個情況下,用家和投資者裹足,發展商何來勇氣買地蓋房來賣呢?發展商們靜觀其變也合情理。

除政府政策做成的陰影使發展商止步,政府揚言增加土地供應,也使即使對港樓市信心十足,打算大展拳腳的發展商減少收購舊樓。政府主動推地,更照顧到中小型發展商需要,如之前多幅紅磡地,均是針對中小型發展商的細地。不少之前在該區以併購形式買地的發展商大呼[走寶],當中有些迄今尚未完成收購(只買了某列舊樓部份業權,根本無時間表何時完成收購和拆卸重建)者更大呼錯失良機。若早知政府增推土地,根本不會花時間同班街坊糾纏,會同政府現買現賣,不用擔心交吉,乾手淨腳,金錢和時間均易操縱,好過舊樓收購多多聲。這也使不少本擬在舊樓市場買地的發展商一下子冷靜下來。

雖然併購活動慢下來,但個別持貨少的發商仍選擇性地入一些優質貨,市場近日流傳百利保出價近五億元向金朝陽洽購天后成報大廈毗鄰,麥連街的一個酒店地盤,日內會成事。可見優質地盤仍是有銷路。 

他又話,查實他都幾佩服超人李,此君最近在全無競爭下,低價投得半山波老道地皮,撿得便宜的關鍵是其[定力],當個個發展商發神經在[舊樓市場]搶貨插旗,他無跟紅頂白,保留實力,耐心等到真正有便宜撿時(即政府推貨)才不慌不忙起筷。不少發展商現不是已投入大量資金在舊樓,便是得不到銀行支持,見到推便宜靚地也無力投,長實冷手執個熱煎堆。所以話做人處世最重要是[定力]!賣地後,小超人表示他們沒負債,言下之意是大手現金撿便宜,服未!

話說回來,班收購經紀好慘,市場節奏慢下來,收入大減。最新發展商指令是[展開了,即買了大部份單位的項目仍收購,但價錢有跌無升。未開始或只收了好小部份或僅研究階段的,中止。]老百姓市場觸覺怎追得上發展商或炒家呀,其想法還停留在去年底,政府未推出打擊樓價措前的時間,口口聲聲皇帝女唔休賣,發展商若然彈弓手,調低收購價,自然與街坊們理想價越拉越濶,那就苦了中間人!中介做不成生意之餘,還被業主怒駡無誠意和玩嘢。大佬呀!市場變了呀!

[我們一類老油條深明月有陰晴圓缺,市有旺有淡,要好天搵埋落雨柴,最不幸是去年中見收購這行好做,才入行的新仔。搵不到錢,挫折感又強,不是碰到發展商縮沙,就是業主不識時務堅持天價]他說。何止收購經紀呀!港人向來興跟風,聽講話[收購]好做,便投機地入行,話地產旺,立刻考牌入行,需知道香港地產週期短,當你察覺到市旺好做時,查實已到牛市尾,入得行來,都轉入熊市啦!但老油條見慣風浪都明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捱多一陣又否極泰來,沒甚麼大不了。不單收購經紀,一二手樓也一樣。最無謂是那些極度投機心態的後生仔,見市好入行,市道轉勢便轉行,日後市場轉好又入行,結果下次入行時又是牛市尾市,搭著尾班車或送車尾。兜兜轉轉,浪費自己青春,一事無成。奉勸各位同業,咬實牙關捱下去,終有出頭天的。

老友補充:不僅地產經紀要捱,相關的裝修佬,按揭經紀和律師都要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