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筆論樓 - 鄺志輝
世紀21物業將軍澳董事總經理,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從事地產業務逾廿載,紮根將軍澳15年,以其豐富經驗與各位談樓市、論政策。
 

為何綠悠及居屋反應遜預期?

過去一星期,綠悠雅苑開始揀樓,而居屋貨尾亦截止申請,無獨有偶,兩者反應皆較市場預期冷淡,究竟是甚麼原因?

綠悠遠期添風險

綠悠雅苑分三日揀樓,出席並買入單位的數目按日遞減。當中,綠表申請者的比例更是個位數。筆者認為,綠白表申請人放棄,各有原因。對白表申請人來說,單位尺價6000,扣除折扣率,尺價其實與同區二手物業相差不遠。然而,單位要到2015年交樓,而由於不少市場分析皆指出,未來2年利率有上升風險,而最近,多家銀行更首先調升按揭息率,二手市場亦有橫行跡象,種種不明朗因素,都令準買家卻步。至於綠表申請人,除了上述因素外,綠悠雅苑的管理費每尺高達$2.3-2.4,一個500單位要千多元管理費,可能佔他們公屋租金三分之一以上,亦遠較二手居屋每尺約$1要高。因此,綠表申請反應冷淡,可以理解。

天水圍居屋難銷

除此之外,房署亦推出八百多個居屋貨尾,除零星單位外,主要位於天水圍天頌苑。不少人認為,單位曾有短樁問題,令貨尾不受歡迎。實際上,筆者認為主因是地理位置。白表客因為入息較高,每年又有5000個名額可免補地價買居屋,可選購心儀區域上車,位於天水圍而離西鐵站較遠的天頌苑,自然沒有太多合資格的人士考慮;對綠表客而言,要放棄位置較佳、交通可能更方便而居住多年的公屋,去買一個自己未必熟悉而偏遠的單位,亦較少人接受。這些就解釋了,為何是次推售居屋現樓貨尾,反應遠較以往夾屋或綠悠雅苑冷淡。

房屋政策穩定,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這兩次的銷售情況,指標性低,亦不能反映市場需求已冷卻,因此,政府應繼續加大力度,增加供應。

2013年4月11日